紐約大都會地理學科“探究性”教學方式研究
一、問題提出1、實施探究式教學是落實新課程的現實要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具體說,就是說,就是逐步改變以教師為中心,課堂為中心和書本為中心的局面,提倡自主、探索與合作的學習方式,使教學成為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索、勤于動手,使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生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2、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時代的到來,人類社會的發展與以往任何時代相比更依賴于人的創造。人的創造精神和創造能力都是探究活動中逐漸形成和發展的。要培養具有創造性的人才,就必須在課堂教學中實行探究式教學。地理學科作為一門綜合自然與社會的邊緣學科,其目標是培養學生成為具有21世紀所需要的參與中國與全球可持續發展和國際交往,合作與競爭的基本素質的人,理所當然的也要實施探究式教學。3、實施探究式教學是克服自己教學弊端的正確選擇。我在長期以來的教學過程中,把精力都放在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上,常常忽視對學生學習方式的培養,教法單一,手段單調,學生成了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其後果,不僅教學效果不佳,更沒有使學生的學習方式得到改進。改變這種現狀的根本出路只能是教師自覺地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並採用新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變接受學習為探究學習。二、課題界定探究式教學是指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學生通過自主或合作進行探究獲取知識的一種教和學的方式。 教學方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支配下為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而採用的一種教與學的行為樣式。三、研究目標1、科研目標:探索出學生探究式學習的操作辦法和教師教會探究式學習的教學操作辦法。2、育人目標:使大多數學生養成探究式學習習慣,相應的學習能力以及他們的地理學習成績有較大的提高。3、工作目標:使自己的教育觀念有進一步轉變,實施新課程能力與教育研究能力有明顯提高。高中地理新教材與原高中地理教材相比,在總體框架設計、教學內容的選擇與組織、教材的表達等方面有了較大的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