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吉星娛樂城官網-港警拘捕53人
你發的論文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破除SCI收錄論文的崇拜非常有必要,但是我想對于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博士和正在讀博士的同學說:你發的論文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我舉個例子,在法國做博士後期間,合作導師有個在讀博士和我一樣年紀,叫David,他正在申請畢業答辯,他讀博士近6年了,2004年已經有6篇論文,按照當時我們國家的經驗答辯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有一天他非常沮喪,我問他怎麼了?申請答辯難道不順利嗎?他說:所長和導師都認為他申請的是EE的博士學位,但是發表論文都是在物理類期刊上,大都揭示物理現象如何發生的論文,所以不合格,應該在信息類雜志發表更多的有應用性成果,要有些算法和實際價值,才比較符合所申請的學位!因此他又埋頭苦幹,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Electronics Letters》, 《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 》,《Signal Processsing(Elsevier)》等信息類雜志發表了數篇論文(http://perso-laris.univ-angers.fr/~chapeau/publieng.htm),終于2007年畢業答辯,整個博士生涯(包含DEA)大約是9年過去了,當然他的讀書過程中,每週800歐元的博士生補助和他在學校科學系代課收入也保證了他學生生活無後顧之憂,最好笑的是他女友還是我的法語老師。還想贊揚一下我的法國導師,在50歲毅然改變研究方向,轉向量子計算,花了5年時間從“基礎”學起,還奉勸我也加入,現在他雖然不如早期發表論文多了,但是照樣研究的津津有味,有關量子計算方面也發表了一些好的成果,可能他老人家工資待遇不愁家用,在量子計算這個方向看來要進行到退休了。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國外讀博士並非不注重論文發表,也看重你申請什麼學位,是否符合畢業要求,換句話說你是否真正向博士答辯決議上寫的那樣:有著寬廣的專業知識,獨立的科研能力!SCI收錄崇拜沒有必要,以發表論文的高影響因子為生存目標非常不可以取!但是以發表有價值的論文是非常有必要的,Benzi1981年的論文《The mechanism of Stochastic resonance》發表的雜志是Journal of Physics A-Mathematical and Theoretical,這麼多年影響因子長期1-2之間,中科院分區是物理和天體物理3區!但是你說人家的論文不重要嗎?人家提出的概念雖不說流芳百世吧,也影響了一大批後期的科研工作者!他開創了一個新的研究新領域,這樣的評價根本不為過。人家會因為雜志影響因子低而不發表嗎?按照我們國家以前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