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湖人一株忘憂草,萬家喜眉梢山西省大
新華社太原1月1日電 題:一株忘憂草,萬家喜眉梢山西省大同市雲州區黃花產業扶貧觀察 新華社記者于振海、劉揚濤 農民在大同市雲州區西坪鎮唐家堡村採摘黃花(2017年7月9日攝)。新華社發 入冬後的第一場雪飄進黃花地裡,忙碌一年的農民撂下鋤頭進入了“冬歇期”,但對于山西省大同市雲州區“黃花辦”主任安一平來說,還遠沒有到休息的時候,培訓農戶、規劃產業、協調資金……安一平已經在為2019年區裡黃花產業的發展做打算。 雲州區過去叫大同縣,是一個農業大縣,這裡氣候嚴寒、十年九旱、土地貧瘠,是典型的貧困縣。近年來,區裡決定以黃花為主導產業,帶動百姓脫貧致富,為此還專門成立了黃花產業發展辦公室。 唐家堡村支部書記張順寶是全區規模種植黃花的第一人。說起黃花他如數家珍,黃花又名忘憂草、金針菜,它與蘑菇、木耳並稱為“素食三珍”,自古有“莫道農家無寶玉,遍地黃花是金針”的贊美詩句。張順寶介紹說,黃花幹菜目前市場上能賣到每公斤50多塊錢,是當地其他作物收入的幾十倍。 雲州區農民種植黃花的傳統由來已久,但以前並未形成規模。據當地人介紹,過去種黃花有“四難”:一是收益難,黃花的成熟週期長達3年;二是採摘難,一畝黃花一個農民要摘一個多月;三是晾曬難,需要大量空閒場地;四是澆水難,種植黃花必須要有水澆地。 種植戶在大同市雲州區西坪鎮下榆澗村晾曬黃花(2018年7月31日手機拍攝)。新華社發 鄉鎮幹部第一次找到張順寶要他帶頭大規模種植黃花時,被張順寶給頂了回去:“是不是在忽悠我?”但聽完政府給出的條件後,張順寶決心試一試。 當時,雲州區舉全區之力發展黃花產業,為農戶出台了一系列獎補政策:每栽種一畝黃花補貼500元;集中連片200畝以上的黃花地全部配套水電路;政府出面在全國招聘採摘工;全區中小學操場、有硬化場地的單位暑期為黃花晾曬騰地讓路…… 2013年,張順寶流轉來村裡的300畝地種起了黃花,在政府的扶持下,他順利挺過了最初兩年的幼苗生長期,迎來了黃花的盛產期,如今300畝黃花每年能給他帶來100多萬元的收入,